△【十年生聚、十年教訓】(ten years of lessons)
以世間法論,吃飯穿衣要錢,有病看病要錢,出外乘車要錢,上學讀書要錢,結婚生子要錢,孝養父母要錢,買房子要錢,親戚朋友相聚吃頓飯也要錢.......從出生起,人就自然形成了對財富的依賴需求,缺乏了財富滋養,生命尚且難以維計,何況其它精神需求。 由於財富和其它福報對人生的重要性,所以古大德們說:人天路上修福第一。
貧窮的原因看起來很多,但追根尋底,最首要的還是緣於心性慳貪。 由於慳貪,就不會去做財布施播種福田;甚至由於這種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貪念驅使,進而去造作偷盜的罪業。 最終導致受果報時,缺乏財富受用,或者財富被冤家仇敵劫奪侵占。
現在一切貧窮者皆是由於宿世慳貪所致,未來一切貧苦者亦因現在慳貪所致。
可是慳貪者連他人財物都要盜為己有,又怎麼可能把自己的財物供養布施給大眾呢? 既然因地上不願意種下福德的種子,果地上又怎麼可能有財富豐盛的果報呢? 如同農民在土地裡沒有種下一粒莊稼種子,當然也就長不出果實。 所以,沒有做財布施廣泛地供養賢聖和布施眾生,才導致今日之貧窮;欲求財富豐盛沒有缺乏,必須如理如法地做布施供養。 即便以前少有布施,現在努力去做,一樣會在現生來世感現財富圓滿的善果。
根據因果律,一切財富的圓滿必須要有做財布施的種子和福德因緣,否則緃然將財富放在你面前,或送給你,你也得不到,或者得到又馬上失去,並帶來其它災禍。 廣泛的做財布施是求取財富圓滿的必由之路,如果以前缺乏財布施的善因,現在就必須努力去做,如果現在仍不願做,那麼將來還要受貧窮之苦。 佛經上說:欲觀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觀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
所以,如欲脫離貧窮得到富足,一定不能偷盜非己之財物,哪怕是一針一線;即便是需要朋友、親戚、同事、或師長等人的幫助,亦應該先徵求得到財物主人的同意方可拿走使用,並且用後應該付以相應的報酬,以防為今生來世種下貧苦的惡因種子。
論述至此,貧窮的原因可歸納為三點:慳貪、偷盜、未行布施。 任何身份種族的人,無論你權高位重,還是聲微言輕;無論你是名譽廣遠,還是默默無聞;無論你是儒道回耶教門中人,還是士農工商塵俗之者,凡期望未來財富豐盛滿足者,必須要在破除慳貪、戒除偷盜、廣行財施這三要素上下足功夫。
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是吳國,吳國的南面是越國,就是現在的浙江。 越王勾踐的大夫范蠡,這個人絕頂聰明,國家不幸被吳王消滅了,吳王夫差幾乎滅了越國。 范蠡非常了不起,把自己的愛人(沒有結婚,那是情人,感情非常好的)西施獻給越王勾踐。 越王勾踐把西施送給吳王夫差,一般人講用美人計,把這個局面緩和。 吳王非常寵愛西施,於是對待越國慢慢的就好轉了,讓越國能有機會生聚教訓,二十年之後復興起來,把吳滅掉。
“十年生聚、十年教訓”,在中國歷史上,國家被滅亡又能複興起來的太少太少了,越是第一個好例子。 勾踐在亡國的時候過的那個苦難的日子,臥薪嘗膽,不是這樣的精神,恢復不了國家。 他過的是人民最苦的日子,人民看到生同情心,愛護這個國王。 如果自己日子過得比人民好,他就沒指望了。 所以以後每一個朝代滅亡為什麼沒有辦法再恢復? 養尊處優,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降到人民的水平,所以他沒指望,得不到廣大人民的同情心,在這些地方我們要仔細去觀察。
吳被滅了之後,范蠡帶著西施隱居,官也不要了,隱姓埋名,他們逃了。 因為范蠡對於越王勾踐的為人很清楚,這個人可以共患難,不能共富貴,所以事業成功之後趕緊就走。 那個時候勾踐有兩個得力的助手、大臣,還有一個文種,他寫了一封信給文種,勸文種也趕快走,文種不相信,最後果然被勾踐殺了。
他聰明,他知道,帶著西施走了,改個名字叫陶朱公,陶朱公就是范蠡。 他們就做生意,做小生意,做得兩三年發大財了,發了之後他布施,幫助一些窮苦的人。 統統布施掉了,再從小生意做起,一兩年又發了,三聚三散,這歷史上很有名的。 所以後世,我們中國人供財神就供范蠡,范蠡做了財神。
這些年我們在台灣,台灣人供財神是供關公,實在沒有道理,關公與發財不相干。 雖然說是義者富,關公是義,那個義他做到了,但是“富”他並不明顯。 范蠡那個富太明顯了,真的發大財了,他發大財就布施,這是說你命裡頭有財,丟都丟不掉,你把它布施光了,隨便做個什么生意,那是緣,不久又發了,發得比上一次一定更多。 這個人聰明,他不享受,馬上再布施,幫助多少苦難眾生,他積得多大的功德,這是我們做人的好榜樣,給我們證明“不盜後大富,錢財恆自滿”。 我們個人做,個人得這個果報,團體做,團體得這個果報。
經上告訴我們,不盜得大富。 世間人富有的,憑什麼富有? 憑心地仁慈,沒有偷盜的心,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。
沒有佔人便宜的念頭,這個人縱然現在貧窮,他內心裡頭富有,他肯定會發達的,為什麼? 他發了會照顧別人。 貧苦的時候都沒有盜心,他富有的時候,怎麼會不幫助別人? 幫助別人,那是愈幫助愈多。
從三世因果上來說,人能不能佔別人便宜? 佔不到。 會不會吃虧? 不會。 我們眼前被別人騙了,損失了財物,你就想到我過去騙他,現在還債,帳就了了;如果不是我騙他,來生他會還我。 所以你真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不會有佔人便宜的念頭。
經上說,富貴由布施中來,貧窮由偷盜、慳貪、不肯布施得來。
凡屬他人的物件,不可以不經物主同意便取用或占為己有,偷輕物則喪失人格,偷重物可能害人身命。 命裡應得的,不偷盜也可得到,通過偷盜提前取應得之物會比自然而得減少很多;如果命裡不應得,就算偷到手,亦會被人發現,送官究治,除招惹官非外,更會折算己壽,種下貧窮苦因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70286227696/posts/pfbid0ZHK1zXK9w4T3iL5HNWjvTGLVK5GDtafoJVHxMLSPYoiMWvVGmZcxQQ58rVVWRzovl/?mibextid=Nif5oz
十年教訓 英文
(ten years of lessons)
歷史的教訓 加自己
十年的教訓還不夠嗎?
還不能真正看破放下?